close

  《中國青年報》(2014年09月10日05版)
  橫貫中國大陸的交通大動脈連霍高速的最西段是新疆霍爾果斯。中國石油西部管道公司霍爾果斯壓氣首站,是中國首條引進中亞天然氣管道——西氣東輸二線和三線進入國門的首站,是全線運營的“龍頭”和“心臟”。
  “壓縮機不能停!”許玉才站長瞪大眼睛說道:“我這裡的西二線四台壓縮機一直保持三用一備,365天每天24小時不能停。”許站長說話總是習慣性地加上“我”,語氣中透露出一股豪氣:“我這裡出現故障,下游就癱瘓了,必須負責到底!”
  許站長提到的是國內乃至亞洲最先進的進口大型壓縮機組,通過增壓將天然氣輸送至下游管道,惠及下游5億人。與壓氣首站一牆之隔的是計量站,是中亞天然氣進入國內的“國門”商業計量站,西二線自2009年投產以來,每天通過管道向國內輸送8000多萬方天然氣,北京市一天的天然氣使用峰值也是8000萬方。在這裡,每一方氣體都關乎著國家利益。
  王蕾2008年畢業後來到這裡,迎接他的第一大挑戰是冰堵。
  2010年冬天通氣時,哈薩克斯坦的氣未過濾完全,氣體中含有過量水分,在管道內形成冰,堵塞管道,通氣量陡然下降。“想盡了各種辦法。”技術大拿倪嘯傑說著如同回到當年緊張的場面:“我們在廚房燒熱水,一桶熱水一桶熱水拎過去,澆在管道上解凍。”
  “那麼冷的天我穿著棉襖獃在房子里還瑟瑟發抖,他們腦袋上都冒著熱氣。”保安小陳說,感覺到他們真是拼了命,一定要守住。連續幾個晝夜下來,管道熱乎了、通暢了,工人都成了冰人。累極了,很多人挨著牆角就睡著了。
  堅守不易,幾年下來,最初20多人的隊伍只剩下3個人。截至到今年8月22日壓氣首站已經安全生產1710天。工人們說,只靠搶修不會萬事大吉,保證這裡正常運營離不開人們日復一日枯燥細微的工作。
  每天每隔6小時就會進行一次雷打不動的場區巡檢,倪嘯傑熟悉這裡的每一個物件,能拆的他都拆過。陝北漢子劉雪磊重點檢查金屬接地,每一處拍照、將電線捋直,一趟下來要花兩個小時;康波副主任在路上看到地上一顆雜草,立即彎腰連根拔起:“草枯萎了就成了易燃物,這裡不能有一丁點隱患存在”;曾令山細緻認真出了名,發現由於壓縮機震動導致螺母鬆動,避免了重大隱患。
  “孤獨是這裡的一線石油工人遇到的最大問題,精神上的脆弱要比身體上的疲勞難剋服。”西部管道公司的尹競動情地說:“幾個月和相同的人獃在一起,回了家也只會一個人獃著,有的都不知道怎麼和外界交流了。因為太孤單,這裡的狗只能活一兩年。”
  “跑山路,最怕的是沒有備胎。”司機說起果子溝的巡線來是另一番感受。越野車在深谷間石壁旁崎嶇的道路上行進,時而聽到石子濺起擊打汽車擋泥板的“碰碰聲”,整個車身震顫,隆隆直響。
  我們穿過全長三公里的隧道,在隧道洞口的牆上立有一塊石碑,紀念修建果子溝段一號隧道修建時突然先後發生兩次巨大雪崩犧牲的十七名烈士。這裡每年的十月到次年的六月會因為大雪封山。
  巡線員們來到賽里木湖,湖水靜美寬廣,衣服上沾滿泥濘,個個膚色黝黑,他們默默地、雕塑般站立著,像戰士一樣守護著被視為戰場的地方,守望著國家能源大動脈的國門。
  (山西農業大學 崔建偉)  (原標題:守望能源大動脈國門首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i23giqvw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